I made food that I want to eat

“I made food that I want to eat, and I ‘ve never made any apologies.” Ivan Orkin

這段話是Ivan Orkin在chef's table 系列紀錄片所講的,深深打中我的靈魂

也是半夜3點起來看到客人訊息後讓我立刻決定跳起來寫下一些文字的契機

well, 一切始於出自我手的,那些所有不夠白的麵包

從小到大我是個幸運的孩子,總是可以順順的達成社會的基本要求

成績、身高、體重、學歷、都還行,沒有因此受過任何的歧視,很幸運的陽光長大了

但是麵包們,就受到許多關愛了

大部分的關愛是深愛,深深愛上

極微小部分的關愛是,如果你哪裡再改變一點,我可能會認同你

“麵包的麥香真的很喜歡,但是皮可以不要那麼深嗎“

“麵包的顏色可以不要烤得那麼深嗎? 都燒焦了“

大概...每幾百個客人會有1個有這樣的回饋

每次看到這樣的訊息都,喉嚨都有點悶悶的

那種感覺就像,有人直接用外表定義你,而你之所以有這個外表,是因為這就是你喜歡的自己

覺得有點悲傷,原來還有某部分的世界,沒有辦法去理解那些愛,直接去愛所有的繽紛

要解釋嗎 ? 解釋自己為什麼長這樣

解釋什麼小麥風味要極大化的話梅納反應要足夠

就像咖啡的淺焙、中焙、深焙追求的是不同的風味特質

你覺得麵包麥香很濃就是因為烤到了這個顏色

餡料包太多的話,就會看起來沒那麼大

全穀物比例高的話,視覺效果也會比較小

形狀沒有每顆一模一樣,因為是我做的,我是人,而我很喜歡他們每個都有點不一樣

天知道,要克服多少多少一路上學麵包,每個前輩無心套上的枷鎖,要這樣才對、那樣是錯的,不斷否定自己的作品再重新找回自愛的能力,不斷打碎再拼回去,才有勇氣說出這句話:我喜歡他們每個不一樣

不知道有多少麵包師傅看到這篇文章會嘲笑我在狡辯

但我還是要說

這就是為什麼我在這裡做這件事

我不想向世界證明我是對的

沒有什麼對或錯、好或壞

只想在這短短的人生裡,和每個時期的自己好好相處,並且愛著每個時期的她

如果剛好遇到也喜歡的人

就一起走一段、分享一頓早餐

僅此而已

有天做麵包的時候發現,麵團的狀態沒有像平常一樣穩定

因為是用野生酵母種,所以要回推的變因比較複雜,一直在檢討是哪個細節沒留意到,是水氣呢?還是溫度?今天酵種的揉麵手感如何??腦袋就一直高速轉呀轉

那天麵團成長的速度比較慢

我站在烤箱前,非常的焦慮,怕成果不如預期,可能要隔天重做延後出貨等

所以一直告訴麵團 “加油,我們一起完成今天的任務,加油”

過了幾分鐘,突然頓悟了

我告訴麵團 “你就做你自己,然後展現給我看真實的自己,不要勉強,你感覺怎樣,等一下出爐的時候就長怎樣,呈現最真實的狀態給我看。過了今天,我會更加了解你,我會試吃,如果是我要的味道就出貨,不是的話明天再來一次就好,just show me who you really are . 你知道嗎? 我不會為了假裝當一個什麼都懂的完美假人而逼瘋自己,我希望可以每次都開心的完成任務,不論結果如何都享受一起度過的美好時光,每次,都更了解你一點,然後到了七十二歲還是每天都發現一件關於你,我所不知道的新鮮事。所以此刻,享受你今日的樣貌吧 ”

畢竟他是活的,所以我跟他講話

也跟我自己講

吃就對了,閉上眼睛,吃,覺得好吃嗎? 是你想吃的食物嗎?

如果答案是肯定的,就出貨和也想吃的人們分享

不是的話就不會出現在任何一位客人的餐桌上

Becauce I made food that I want to eat, and I ‘ll never made any apologies.

Next
Next

勇氣與愛的小體悟